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,源于汉朝,距今已有1800年左右的历史。端午节的由来有种种说法,以下是其中两个较为著名的起源:
端午节源于古代楚辞中的日子
传说端午节的起源和楚辞中的日子有关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屈原是公元前340年逝世的,他在湖南湖南的汨罗江畔进行政治改革,但遭到了权贵的打压和排挤,因此他选择了跳江自尽。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屈原,便在每个端午节这**投放粽子和艾草。
端午节源于伍子胥自杀
另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伍子胥自杀。伍子胥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,因反对当时的吴国太子吴王夫差,被赐死。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伍子胥的忠诚和聪明才智,便在每个端午节这**吃粽子和赛龙舟,以纪念伍子胥。
无论是哪种说法,端午节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,是中国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